|
[1] 徐夙侠. 采用AFLP分子标记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资源植物的评价[D].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植物研究所), 2007,(03)
.
[2] 黄文坤. 紫茎泽兰群体遗传变异分析及化感作用相关基因的克隆[D]. 湖南农业大学, 2008,(02)
.
[3] 苗立祥. 番茄抗青枯病的AFLP分子标记及其相关基因的克隆[D]. 浙江大学, 2008,(09)
.
[4] 陈丽静. 番茄AFLP分子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及抗病基因Multi-caps标记识别体系建立[D]. 沈阳农业大学, 2007,(05)
.
[5] 刘勇. 柚类资源分子系统学及其核心种质构建研究[D]. 华中农业大学, 2007,(01)
.
[6] 宋红竹. 杨属AFLP遗传多样性研究和杨树品种分子指纹图谱构建[D].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06,(11)
.
[7] 刘洪章. 沙棘生物学及化学成分研究[D]. 吉林农业大学, 2004,(01)
.
[8] 白瑞霞. 枣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分子评价及其核心种质的构建[D]. 河北农业大学, 2008,(08)
.
[9] 马守才. 小麦多子房性状的遗传研究及AFLP分子标记[D].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7,(05)
.
[10] 鲍露. 基于SSR,AFLP及ITS标记在梨和胡柚系统演化上的研究[D]. 浙江大学, 2006,(0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