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李玉珠. 苜蓿与百脉根原生质体培养及体细胞杂交的研究[D]. 甘肃农业大学, 2012,(12) .
[2] 张振霞. 几种牧草和草坪草植物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及其转基因研究[D]. 甘肃农业大学, 2002,(02) .
[3] 朱辉. 根瘤菌共生信号在豆科植物百脉根中的传递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D]. 华中农业大学, 2009,(01) .
[4] 罗江虹. 百脉根复叶发育分子机制的初步研究[D].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2006,(11) .
[5] 关宁. 含硫氨基酸基因对烟草、百脉根的遗传转化及表达定位的研究[D].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9,(10) .
[6] 董志诚. 百脉根花模式建成分子机制的初步研究[D].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2005,(06) .
[7] 杨梦华. 天山根瘤菌群体感应调控蛋白MrtR与百脉根根瘤菌MrlI1/MrlR1群体感应调控体系的功能研究[D]. 南京农业大学, 2011,(04) .
[8] 王俊杰. 中国黄花苜蓿野生种质资源研究[D].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8,(11) .
[9] 胡凤荣. 百合种质资源鉴定与组培快繁技术体系研究[D]. 南京林业大学, 2008,(02) .
[10] 张健. 三峡库区牧草种植区划及适生牧草栽培利用技术研究[D]. 西南大学, 2007,(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