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刘博. 柴油机可调二级涡轮增压系统研究[D]. 上海交通大学, 2012,(07)
.
[2] 赵付舟. 车用发动机混合涡轮增压系统的研究[D]. 南京理工大学, 2010,(08)
.
[3] 张哲. 柴油机大小涡轮三阶段相继增压系统稳态与瞬态性能研究[D]. 上海交通大学, 2010,(10)
.
[4] 雷艳. 车用发动机气波增压器性能研究[D]. 北京工业大学, 2008,(08)
.
[5] 王洋. 柴油机相继增压与可控进气涡流复合系统研究[D].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3,(01)
.
[6] 石秀勇. 喷油规律对柴油机性能与排放的影响研究[D]. 山东大学, 2008,(06)
.
[7] 隋菱歌. 增压柴油机瞬态工况性能仿真及优化[D]. 吉林大学, 2012,(10)
.
[8] 黄茂杨. 柴油机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D]. 东南大学, 2007,(02)
.
[9] 林学东. 车用柴油机燃烧系统参数优化及其流动分析[D]. 吉林大学, 2004,(04)
.
[10] 苏石川. 影响增压柴油机性能与排放主要因素的理论与试验研究[D]. 浙江大学, 2004,(0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