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李进. 黑果枸杞色素研究[D]. 华东师范大学, 2009,(10) .
[2] 朱彩平. 枸杞多糖的结构分析及生物活性评价[D]. 华中农业大学, 2007,(02) .
[3] 王建华. 枸杞多糖的结构与保健功能评价[D]. 华中农业大学, 2004,(03) .
[4] 王龙强. 盐生药用植物黑果枸杞耐盐生理生态机制研究[D]. 甘肃农业大学, 2012,(04) .
[5] 张民. 枸杞多糖的特性、结构及生物活性评价——生物学前沿技术的应用[D]. 华中农业大学, 2003,(04) .
[6] 甘璐. 枸杞多糖抗肿瘤机理研究—细胞凋亡、相关因子基因表达[D]. 华中农业大学, 2004,(03) .
[7] 闫亚美. 黑果枸杞多酚的组成、抗氧化活性及指纹图谱研究[D]. 南京农业大学, 2016,(05) .
[8] 何彦丽. 枸杞多糖抗实验性肝癌作用的病理定量分析及免疫学机制研究[D].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06,(10) .
[9] 古赛. 枸杞多糖防治大鼠酒精性脂肪肝的实验研究[D]. 重庆医科大学, 2008,(02) .
[10] 王佳. 人参多糖抗疲劳和抗抑郁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D]. 东北师范大学, 20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