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常静. 城市地表灰尘—降雨径流系统污染物迁移过程与环境效应[D]. 华东师范大学, 2007,(02) .
[2] 任伯帜. 城市设计暴雨及雨水径流计算模型研究[D]. 重庆大学, 2005,(02) .
[3] 程江. 上海中心城区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环境水文效应研究[D]. 华东师范大学, 2007,(03) .
[4] 谭琼. 排水系统模型在城市雨水水量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 同济大学, 2008,(07) .
[5] 高守有. Orbal氧化沟强化生物脱氮的中试研究[D].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6,(11) .
[6] 邹桂红. 基于AnnAGNPS模型的非点源污染研究[D]. 中国海洋大学, 2008,(04) .
[7] 刘菲. 处理地下水中挥发性氯代脂肪烃的零价铁渗透反应格栅研究[D].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3,(03) .
[8] 葛红光. 超临界水氧化高浓度含氮有机废水研究[D].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4,(03) .
[9] 贺勇. 适宜性人居环境研究——“基本人居生态单元”的概念与方法[D]. 浙江大学, 2004,(03) .
[10] 李莲芳. 北京市地表水体污染评价与控制对策研究[D]. 中国农业大学, 2004,(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