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郭宝林. 淫羊藿属植物的分子系统学研究[D].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2006,(11) .
[2] 李文魁. 朝鲜淫羊藿和万山淫羊藿化学成分的研究[D].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2006,(11) .
[3] 张海艳. 淫羊藿和冬凌草应用基础研究[D]. 郑州大学, 2007,(05) .
[4] 田龙. 淫羊藿苷对勃起功能的作用机制研究[D]. 武汉大学, 2004,(04) .
[5] 刘文和. 淫羊藿黄酮对被动吸烟诱导骨吸收的防治及其作用机理的实验研究[D]. 中南大学, 2007,(01) .
[6] 王利. 银杏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AFLP研究[D]. 山东农业大学, 2006,(11) .
[7] 刘忠英. 中药化学成分在炮制、配伍和提取过程中的化学变化及其转运机制的研究[D]. 吉林大学, 2005,(06) .
[8] 李梨. 淫羊藿苷对缺血再灌致脑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D]. 重庆医科大学, 2005,(05) .
[9] 王大光. 人毛囊外毛根鞘无色素黑素细胞的激活与移行和中药淫羊藿苷等抑制黑素瘤细胞及黑素细胞黑素生成的研究[D]. 南京医科大学, 2005,(05) .
[10] 傅大立. 辛夷植物资源分类及新品种选育研究[D]. 中南林学院, 2002,(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