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杜建芳. 酵母构象型随机肽库的构建及BAFF-R/TRAF3复合物解离肽的筛选[D].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2006,(12) .
[2] 刘鑫. 内吗啡肽类似物和阿片肽受体异源二聚化的分子模拟研究[D]. 兰州大学, 2010,(10) .
[3] 王凯荣. 两类抗肿瘤多肽抗肿瘤活性、构效关系及作用机制的研究[D]. 兰州大学, 2011,(11) .
[4] 陈世武. 鬼臼毒素类抗癌及抗艾滋病药物的设计、合成及活性研究[D]. 兰州大学, 2006,(09) .
[5] 周欣. 姜科姜黄属植物的质量评价体系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D]. 四川大学, 2006,(11) .
[6] 傅春华. 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BlyS)诱导的抗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D]. 四川大学, 2006,(11) .
[7] 杨孔. 电磁脉冲的细胞生物学效应及其提高抗肿瘤药物的疗效与机理分析[D]. 四川大学, 2006,(01) .
[8] 陈彬. 海蚯蚓(Arenicola cristata)中抗肿瘤活性成分的分离、鉴定及相关新技术研究[D]. 复旦大学, 2005,(07) .
[9] 王松梅. 新型抗肿瘤转移多肽(β肽)的基因工程制备及其生物学效应[D]. 复旦大学, 2005,(07) .
[10] 柳志强. D-泛解酸内酯水解酶cDNA的克隆、表达与酶的定向进化[D]. 江南大学, 2006,(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