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晏琼. 提高丹参毛状根生产丹参酮的诱导和过程策略研究[D]. 天津大学, 2007,(02)
.
[2] 徐洪伟. 发根农杆菌诱导玉米毛状根再生植株及抗旱性研究[D]. 东北师范大学, 2007,(06)
.
[3] 范伟全. 人bFGF基因转化大豆毛状根表达体系的实验研究[D]. 吉林大学, 2007,(05)
.
[4] 杨建华. 盐生肉苁蓉栽培品的有效成分及其质量评价研究[D]. 新疆医科大学, 2006,(11)
.
[5] 王学勇. 丹参毛状根基因诱导表达分析及其有效成分生物合成基因的克隆研究[D].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07,(05)
.
[6] 刘涛. 唐古特山莨菪毛状根托品烷类生物碱生物合成相关基因的研究[D].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2006,(12)
.
[7] 雷和田. Ⅰ. VEGF受体KDR、FLT-1结合小肽对血管形成和肿瘤生长的抑制 Ⅱ. 栝楼冠瘿组织、毛状根的培养及天花粉蛋白的产生[D].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2006,(11)
.
[8] 宋文坚. 根寄生杂草列当种子的萌发及其调控的研究[D]. 浙江大学, 2006,(09)
.
[9] 李凤霞. 查尔酮异构酶基因过表达对新疆雪莲类黄酮生物合成的调控[D].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植物研究所), 2007,(03)
.
[10] 崔光红. 丹参道地药材cDNA芯片构建及毛状根基因表达谱研究[D].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06,(0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