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朱彩平. 枸杞多糖的结构分析及生物活性评价[D]. 华中农业大学, 2007,(02)
.
[2] 张民. 枸杞多糖的特性、结构及生物活性评价——生物学前沿技术的应用[D]. 华中农业大学, 2003,(04)
.
[3] 王建华. 枸杞多糖的结构与保健功能评价[D]. 华中农业大学, 2004,(03)
.
[4] 连喜军. 红曲色素光稳定性的研究[D]. 天津科技大学, 2007,(04)
.
[5] 甘璐. 枸杞多糖抗肿瘤机理研究—细胞凋亡、相关因子基因表达[D]. 华中农业大学, 2004,(03)
.
[6] 古赛. 枸杞多糖防治大鼠酒精性脂肪肝的实验研究[D]. 重庆医科大学, 2008,(02)
.
[7] 韩磊. 有色稻米色素的研究[D]. 四川农业大学, 2006,(12)
.
[8] 何彦丽. 枸杞多糖抗实验性肝癌作用的病理定量分析及免疫学机制研究[D].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06,(10)
.
[9] 郑阳霞. 枸杞类胡萝卜素合成酶基因(PSY、LycB)的克隆及其转化洋桔梗的研究[D]. 四川农业大学, 2006,(12)
.
[10] 邓洁红. 刺葡萄皮色素的研究[D]. 湖南农业大学, 2008,(0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