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洪战英. 延胡索乙素手性药代动力学及元胡白芷配伍影响研究[D]. 第二军医大学, 2005,(06)
.
[2] 邹华彬. 中药质量控制多维指纹图谱共有峰率和变异峰率双指标序列分析法研究[D].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04,(04)
.
[3] 姜少灏. 脂肝宁胶囊药代动力学研究暨复方中药药代研究方法初探[D]. 河北医科大学, 2004,(04)
.
[4] 靳守东. 茵栀黄注射液的化学指纹图谱与质量控制研究[D].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2005,(07)
.
[5] 王建军. 中药质量控制规范化及光谱相关色谱分析系统研究[D]. 第二军医大学, 2005,(07)
.
[6] 李宝国. 北沙参质量控制关键技术和评价标准研究[D].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05,(06)
.
[7] 王兴. 大川芎方药代动力学研究[D].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03,(02)
.
[8] 李峰. 山东道地药材金银花的多元多息指纹图谱鉴别研究[D].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04,(04)
.
[9] 王汝涛. 染料木黄酮的药代动力学及其转运代谢机制[D]. 第四军医大学, 2005,(06)
.
[10] 徐青. 中药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发展的理论基础研究[D].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2005,(0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