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何承忠. 毛白杨遗传多样性及起源研究[D]. 北京林业大学, 2005,(04)
.
[2] 王冬梅. 毛白杨花芽分化规律与开花调控的分子基础研究[D]. 北京林业大学, 2007,(03)
.
[3] 张平冬. 三倍体毛白杨超短轮伐纸浆材无性系选配及经营技术研究[D]. 北京林业大学, 2009,(10)
.
[4] 何茜. 毛白杨抗旱节水优良无性系评价与筛选[D]. 北京林业大学, 2008,(12)
.
[5] 姜岳忠. 毛白杨人工林丰产栽培理论基础与技术体系研究[D]. 北京林业大学, 2007,(03)
.
[6] 赵曦阳. 白杨杂交试验与杂种无性系多性状综合评价[D]. 北京林业大学, 2010,(09)
.
[7] 牛正田. 黑杨派无性系苗期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变异[D].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08,(02)
.
[8] 李春秀. 毛白杨纤维素合成酶基因的克隆及功能鉴定[D].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05,(08)
.
[9] 胡建军. 美洲黑杨叶面积、生长量、酚类物质及抗虫性状基因定位[D]. 北京林业大学, 2005,(06)
.
[10] 李善文. 杨树杂交亲本与子代遗传变异及其分子基础研究[D]. 北京林业大学, 2005,(0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