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高玉霞. 直接PCI与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分析[D]. 天津医科大学, 2003,(03)
.
[2] 武刚. 急性心肌梗塞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对左心功能的影响[D]. 新疆医科大学, 2003,(03)
.
[3] 木胡牙提. 临床心电生理学系列研究[D]. 新疆医科大学, 2003,(02)
.
[4] 李柳骥. 冠心病心绞痛古今中医文献整理与研究[D].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8,(02)
.
[5] 郑豪义. 1.内皮的损伤与急性心肌梗塞 2.ACE基因的插入/缺失多态性与血浆ACE水平及心肌梗塞的关系[D].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2006,(12)
.
[6] 葛敬岩. 1-磷酸鞘氨醇在急性心肌梗塞并发心律失常发生中的作用的实验研究[D]. 吉林大学, 2005,(06)
.
[7] 黄高忠. 慢性心力衰竭和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钠尿肽变化及其意义[D]. 第二军医大学, 2005,(01)
.
[8] 许长德. 葡萄糖代谢显像诊断心肌活力的作用和意义[D]. 复旦大学, 2005,(01)
.
[9] 兰晓莉. 早期心肌缺血预适应信号转导机制的研究[D]. 中国医科大学, 2003,(03)
.
[10] 龙明智. 充血性心力衰竭与儿茶酚胺-β受体系统关系及心肌肌球蛋白基因表达的实验和临床研究[D]. 南京医科大学, 2003,(0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