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崔俊涛. 微生物在土壤腐殖质形成与转化中作用的研究[D]. 吉林农业大学, 2007,(06) .
[2] 周国模. 毛竹林生态系统中碳储量、固定及其分配与分布的研究[D]. 浙江大学, 2006,(09) .
[3] 徐秋芳. 森林土壤活性有机碳库的研究[D]. 浙江大学, 2004,(03) .
[4] 刘恩科. 不同施肥制度土壤团聚体微生物学特性及其与土壤肥力的关系[D].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7,(05) .
[5] 吴军. 生活垃圾填埋场腐殖垃圾腐殖质表征及重金属生物有效性初步研究[D]. 同济大学, 2006,(08) .
[6] 马兴华. 小麦优质高产需水特性与植株—土壤氮素循环的研究[D]. 山东农业大学, 2008,(02) .
[7] 陈亮中. 三峡库区主要森林植被类型土壤有机碳研究[D]. 北京林业大学, 2007,(03) .
[8] 文倩. 半干旱荒漠化地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团聚体微生物量与群落功能特性分析[D]. 中国农业大学, 2004,(03) .
[9] 王淑平. 土壤有机碳和氮的分布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D].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植物研究所), 2005,(02) .
[10] 刘晚苟. 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容重对玉米生长和水分利用的调控[D].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2,(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