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彭锁堂. 中国主要杂交水稻品种指纹图谱标记和鉴定技术的研究[D]. 浙江大学, 2002,(02) .
[2] 张启军. 利用SSR和四个测序水稻品种构建分子图谱及QTLs分析[D]. 四川农业大学, 2005,(01) .
[3] 刘永建. 用SSR标记研究西南糯玉米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D]. 四川农业大学, 2002,(02) .
[4] 郑祖平. 玉米SSR分子标记连锁图谱构建及两种供氮水平下主要农艺性状QTL定位分析[D]. 四川农业大学, 2006,(01) .
[5] 郑常祥. 玉米二环系源杂交种亲本选择及其相关系的SSR分子标记分析[D]. 四川农业大学, 2005,(01) .
[6] 陈升. 应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培育广谱、高抗白叶枯病的杂交水稻恢复系[D]. 华中农业大学, 2003,(01) .
[7] 杨新泉. 六倍体小麦(AABBDD)SSR标记遗传差异及HMW-GS多态性比较分析[D]. 中国农业大学, 2004,(03) .
[8] 高丽锋. 表达序列标签(ESTs)中开发的SSRs和SNPs标记及其应用[D].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5,(01) .
[9] 李斯深. 小麦产量性状QTL的分子标记定位[D]. 山东农业大学, 2002,(02) .
[10] 尹载皓. 基于SSR技术和ITS序列进行桃(Prunus persica L.Batsch)品种间亲缘关系的研究[D]. 中国农业大学, 2005,(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