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朱立贤. 虎杖中白藜芦醇(苷)和蒽醌化合物的研究[D]. 江南大学, 2006,(09)
.
[2] 向海艳. 虎杖中白藜芦醇的分离纯化研究[D]. 中南大学, 2006,(06)
.
[3] 马云桐. 虎杖的资源、品质与药效的相关性研究[D].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06,(12)
.
[4] 张彩宁. 中药虎杖雌激素活性成分及其物质基础研究[D].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2007,(04)
.
[5] 郭力. 虎杖提取物(中药Ⅱ类新药)治疗心血管疾病缓释胶囊的研制[D].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03,(02)
.
[6] 于树宏. 虎杖组织培养物中白藜芦醇和虎杖苷的代谢调控、生物转化及其提取液抗肿瘤活性筛选研究[D]. 河北医科大学, 2006,(11)
.
[7] 曹庸. 虎杖颗粒愈伤组织悬浮培养体系建立与白藜芦醇的生物合成、调控及生物转化研究[D]. 湖南农业大学, 2005,(06)
.
[8] 喻剑华. 虎金颗粒及大黄素抗肝纤维化作用机理研究[D].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06,(10)
.
[9] 王青秀. 大黄及其主要成份的毒性毒理研究[D].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2007,(04)
.
[10] 郑群雄. 三种菊科药用植物的化学成分研究[D]. 浙江大学, 2005,(0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