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李文凤. 小麦抗条锈病相关基因cDNA片段及Yr10候选基因的克隆[D].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2,(01)
.
[2] 李在峰. 中国小麦品种条锈鉴定及抗条锈新基因YrZH84的分子标记[D].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6,(10)
.
[3] 曹张军. 来自华山新麦草抗小麦条锈病基因的遗传分析和小偃6号高温抗条锈性差异表达基因的鉴定[D].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4,(04)
.
[4] 赵长增. DNA分子标记技术在甜瓜西瓜杂种优势利用和抗病育种中的应用[D]. 华南热带农业大学, 2003,(03)
.
[5] 郭萍. 小麦抗条锈性的自由基分子机理[D].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2,(02)
.
[6] 王心宇. 分子标记技术在小麦抗白粉病育种及指纹图谱分析中的应用研究[D]. 南京农业大学, 2002,(01)
.
[7] 韩建东. 小麦秆锈菌小种Ug99入侵的基因防控及相关机理研究[D]. 沈阳农业大学, 2009,(12)
.
[8] 殷学贵. 小麦抗条锈新基因YrTp1和YrTp2的发现和分子标记定位[D]. 甘肃农业大学, 2007,(04)
.
[9] 李勇. 小麦品种C591中一个主效抗条锈病基因的定位与分子标记研究[D].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6,(1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