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杨文涛. 弱精性不育症的氧自由基机理探讨及中医药治疗研究[D].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04,(01) .
[2] 许峰嘉. 清热益肾法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并弱精症的疗效观察[D].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05,(06) .
[3] 郑怀南. 徐福松教授临床研究男性不育症的特色和优势[D].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04,(01) .
[4] 赵志梅. 补肾化瘀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的研究[D].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02,(01) .
[5] 应荐. 滋阴法治疗肾虚型勃起功能障碍的临床及实验研究[D].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04,(01) .
[6] 连方. 不孕症中医文献的研究[D].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03,(01) .
[7] 刘保兴. 黄精赞育胶囊优选方改善精子运动能力的初步机理研究[D].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5,(04) .
[8] 徐玉建. 聚精丸对男性不育症患者精液细胞成分DNA质量的影响及临床研究[D].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04,(01) .
[9] 金保方. 聚精丸对弱精症精液NO、SOD、M2(细胞成分DNA)的作用机制研究[D].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04,(04) .
[10] 张家玮. 命门学说探讨与金匮肾气丸证临床研究[D].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2,(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