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林铭振. 三部九候脉诊法探析及客观化研究[D].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2,(01)
.
[2] 陈涛. 基于当代名医医案数据库的舌脉诊研究[D].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6,(12)
.
[3] 郑志杰. 古脉诊法的演变及与针灸的关系[D].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9,(01)
.
[4] 徐元景. 中医辅助诊断系统和脉诊舌诊数字化研究[D].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4,(01)
.
[5] 官君达. 清代医案中舌诊应用的实例调查与研究[D].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5,(01)
.
[6] 徐学军. 人体脉象建模及脉诊仿真研究[D]. 中南大学, 2010,(12)
.
[7] 陈冬志. 中医脉诊实验教学模型的建立与评价[D].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8,(12)
.
[8] 王滨. 七种中医脉诊教学模型的建立与评价[D].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5,(04)
.
[9] 吴曀明. 经方葛根汤结合整脊手法内外合治疗颈椎病临床研究[D].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5,(01)
.
[10] 朱庆文. 基于脉诊、舌诊信息提取与识别的便携式集成辅助诊疗设备研究[D].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8,(0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