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冯跃华. 稻田复种免耕条件下土壤特性和水稻生长生理效应研究[D]. 湖南农业大学, 2006,(06)
.
[2] 刘代银. 免耕高留茬抛秧稻稳产高产的生理生态机理研究[D]. 四川农业大学, 2010,(07)
.
[3] 张磊. 稻田自然免耕体系土壤微生物及有机质周转研究[D]. 西南农业大学, 2002,(02)
.
[4] 高明. 稻田长期垄作免耕下土壤肥力及环境效应的研究[D]. 西南农业大学, 2002,(01)
.
[5] 张海林. 华北平原麦玉两熟区覆盖免耕土壤—作物系统农田耗水与调控[D]. 中国农业大学, 2006,(11)
.
[6] 陈军胜. 华北平原免耕冬小麦田土壤水热特征及其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影响研究[D]. 中国农业大学, 2005,(05)
.
[7] 陈惠哲. 水稻免耕机插生长及产量形成特性研究[D].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4,(02)
.
[8] 秦江涛. 水稻不同栽培模式的节水效应、生产力特征及土壤微生物学性状研究[D]. 南京农业大学, 2008,(05)
.
[9] 刘世平. 稻麦两熟制不同耕作栽培方式对农田生态环境和周年生产力的影响[D]. 扬州大学, 2008,(01)
.
[10] 张志栋. 免耕方式对燕麦田温室气体排放与土壤性状的影响[D].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1,(0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