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赵俊晔. 冬小麦植株-土壤氮素循环及产量与品质形成生理基础的研究[D]. 山东农业大学, 2005,(01)
.
[2] 常思敏. 砷对烤烟碳氮代谢的影响及铁和黄腐酸的减害效应[D]. 河南农业大学, 2008,(09)
.
[3] 周琴. 不同品质类型小麦籽粒淀粉和蛋白质形成的生理机理与调控途径[D]. 南京农业大学, 2005,(02)
.
[4] 孙传范. 小麦氮素利用效率的生理生态与氮肥调控研究[D]. 南京农业大学, 2003,(01)
.
[5] 陈秀花. 转反义Sbe基因提高稻米直链淀粉含量的研究[D]. 扬州大学, 2003,(04)
.
[6] 谢祝捷. 土壤水分胁迫对小麦籽粒品质形成的影响及激素调控研究[D]. 南京农业大学, 2003,(04)
.
[7] 赵宏伟. 不同氮素营养水平下春玉米碳氮代谢机理的研究[D]. 东北农业大学, 2004,(03)
.
[8] 王学奎. 氮钙光对小麦谷氨酰胺合成酶和氮同化的影响[D]. 华中农业大学, 2004,(03)
.
[9] 杨学举. 小麦蛋白成分和淀粉特性对面包品质的影响及品质改良应用[D]. 中国农业大学, 2004,(03)
.
[10] 李会珍. 利用试管薯诱导途径探讨马铃薯品质形成及其调控研究[D]. 浙江大学, 2004,(0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