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阮松林. 种子引发和包衣对水稻种子发芽和幼苗耐逆性的生理效应[D]. 浙江大学, 2002,(01) .
[2] 弓鹏娟. 基于潘那利番茄渐渗系发掘干旱胁迫响应基因及功能分析[D]. 华中农业大学, 2011,(05) .
[3] 王帅. 芽孢杆菌及其脂肽类化合物防治植物病害和促进植物生长的研究[D]. 南京农业大学, 2011,(04) .
[4] 陈晓博. 参与番茄花柄离区发育的转录因子SPL3的基因功能研究[D].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0,(10) .
[5] 李洪波. 半干旱区凝结水形成机制及对植物水分特性的影响[D].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0,(10) .
[6] 林霞. 无柄小叶榕发芽与生长对不同生态因子的响应研究[D]. 北京林业大学, 2010,(09) .
[7] 路平. 番茄渐渗系抗旱性研究[D]. 甘肃农业大学, 2009,(08) .
[8] 张红香. 种子发芽生态研究[D]. 东北师范大学, 2008,(11) .
[9] 闫湘. 我国化肥利用现状与养分资源高效利用研究[D].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8,(10) .
[10] 苏秀红. 不同紫茎泽兰种群耐旱与耐热性的评价及耐热性生理生化特性的研究[D]. 南京农业大学, 2006,(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