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孙国权. 奶牛能量代谢障碍性疾病微生态制剂的研制及其效果评价[D]. 吉林大学, 2011,(05) .
[2] 彭虹旎. 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 4D-14)的分离与分子鉴定,抑菌性及微生态制剂应用研究[D]. 中国海洋大学, 2014,(01) .
[3] 王晓旭. 围产期奶牛瘤胃微生物区系的变化及微生态制剂的调控作用[D]. 吉林大学, 2012,(09) .
[4] 任科雨. 不同浓度嗜酸乳酸杆菌对急性实验性结肠炎的疗效和结肠菌群的影响及其免疫相关机制研究[D]. 中南大学, 2010,(11) .
[5] 刘淮德. 应用微生物分子生态学方法研究对虾肠道细菌组成及其变化规律[D].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2010,(10) .
[6] 蒋守群. 大豆异黄酮对岭南黄羽肉鸡生产性能、肉品质的影响和抗氧化作用机制研究[D]. 浙江大学, 2011,(05) .
[7] 杨彩梅. 半胱胺对肉鸡生长性能、消化功能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D]. 浙江大学, 2011,(05) .
[8] 杨朝武. 优质鸡肉质评价及配套系选择方案研究[D]. 四川农业大学, 2010,(07) .
[9] 李学俭. β-甘露聚糖酶对断乳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及其机理的研究[D]. 沈阳农业大学, 2010,(01) .
[10] 邓露芳. 日粮添加纳豆枯草芽孢杆菌对奶牛生产性能、瘤胃发酵及功能微生物的影响[D].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9,(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