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吕长文. 不同类型甘薯生理特性与淀粉代谢及产量调控研究[D]. 西南大学, 2011,(09)
.
[2] 高路. 紫甘薯多酚氧化酶和β-淀粉酶酶学特性的研究[D]. 沈阳农业大学, 2010,(01)
.
[3] 梁婧婧. 甘薯水溶性糖蛋白的提取纯化及降血脂机理的研究[D]. 沈阳农业大学, 2009,(12)
.
[4] 张彧. 红薯茎叶提取物生物活性及与其化学成分关系的研究[D]. 南昌大学, 2008,(07)
.
[5] 王庆美. 紫甘薯产量和品质形成生理机制及对弱光、地膜覆盖响应研究[D]. 山东农业大学, 2008,(01)
.
[6] 罗丽萍. 甘薯叶柄藤中试综合提取的活性多糖、类黄酮构成及生理活性研究[D]. 南昌大学, 2006,(10)
.
[7] 李会珍. 利用试管薯诱导途径探讨马铃薯品质形成及其调控研究[D]. 浙江大学, 2004,(03)
.
[8] 田春宇. 甘薯多糖分离纯化及生物活性研究[D]. 大连理工大学, 2012,(06)
.
[9] 张秀娟. 亚热带常绿叶林光能和水分利用效率研究[D]. 北京林业大学, 2011,(07)
.
[10] 杨江山. 保护性耕作对旱区小麦—菘蓝轮作土壤生态及作物生理特性的影响[D]. 甘肃农业大学, 2011,(0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