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陈新华. 广东商品红菇形态和分子鉴定、营养成分分析及其生物活性研究[D]. 中南大学, 2010,(11)
.
[2] 贺建委. 河南省铁矿资源开发战略研究[D].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0,(08)
.
[3] 陈绍锋. 几种矿物的低温液相合成、生长机理及其性能研究[D].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1,(11)
.
[4] 周再知. 酸性土壤柚木钙素营养研究[D].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0,(01)
.
[5] 樊永军. 内蒙古地区四种树木外生菌根形态多样性及分子鉴定[D].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9,(09)
.
[6] 刘献玲. 固定化热带假丝酵母降解苯酚的实验与理论研究[D]. 天津大学, 2009,(04)
.
[7] 郭顺星. 蜜环菌和猪苓的发育学及其二者的相互作用机理[D].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2006,(11)
.
[8] 谭著明. 红汁乳菇生物学特性与半人工栽培技术研究[D]. 湖南农业大学, 2006,(12)
.
[9] 李荣生. 华南地区3个棕榈藤种水分利用效率和抗旱能力的研究[D].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03,(03)
.
[10] 张巍. 红菇菌丝体培养多糖部分生物活性研究[D].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2,(0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