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张卫民. 森林资源资产价格及评估方法研究[D]. 北京林业大学, 2011,(05)
.
[2] 石春娜. 我国森林质量的社会经济影响因素研究[D]. 北京林业大学, 2010,(09)
.
[3] 蔡细平. 生态公益林项目评价研究—理论、方法与实践[D]. 浙江大学, 2010,(07)
.
[4] 唐万鹏. 江汉平原杨树人工林密度调控技术与连栽效应研究[D]. 北京林业大学, 2009,(10)
.
[5] 卢军. 帽儿山天然次生林树冠结构和空间优化经营[D]. 东北林业大学, 2009,(10)
.
[6] 郑丽凤. 闽北天然次生林择伐强度的阈值和择伐策略研究[D]. 福建农林大学, 2009,(06)
.
[7] 李国雷. 密度调控对针叶人工林地被和土壤影响的研究[D]. 北京林业大学, 2007,(03)
.
[8] 张社奇. 黄土高原油松、刺槐人工林地土壤生态系统的功能特征研究[D].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6,(11)
.
[9] 王显国. 密度调控、施肥、刈割等措施对紫花苜蓿种子产量和质量的影响[D]. 中国农业大学, 2005,(05)
.
[10] 江萍. 不同林龄油松人工林抚育间伐效应研究[D]. 北京林业大学, 2015,(1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