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兰英. 大豆LEA基因的克隆及其抗旱、耐盐功能的研究[D]. 东北师范大学, 2005,(01) .
[2] 张华. 高山离子芥BADH基因和LEA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功能分析[D]. 兰州大学, 2008,(04) .
[3] 钱刚. 不同抗旱性青稞LEA2/LEA3蛋白基因的克隆与表达[D].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2008,(01) .
[4] 张瑞萍. 脱水素基因逆境表达模式与白桦遗传转化研究[D]. 东北林业大学, 2009,(10) .
[5] 苏磊. 花生种子全长cDNA文库序列分析及花生LEA基因家族的初步研究[D]. 山东师范大学, 2011,(08) .
[6] 樊正球. 干旱环境胁迫下的植物分子适应机理及其应用研究[D]. 复旦大学, 2007,(02) .
[7] 张红梅. 小麦干旱胁迫响应与LEA蛋白的蛋白质组学研究[D].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5,(02) .
[8] 赵鑫. 优质蓝莓转LEA基因及耐寒性分析研究[D]. 东北林业大学, 2011,(09) .
[9] 胡龙兴. 草坪草抗旱生理及相关基因的分析[D]. 上海交通大学, 2010,(10) .
[10] 司婧. 高山离子芥冷调节基因CbCOR15提高转基因烟草抗寒性的研究[D]. 兰州大学, 2010,(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