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金红晓. 介孔二氧化硅材料的合成、形貌控制、组装及其性能研究[D]. 浙江大学, 2005,(08)
.
[2] 肖强. 介孔二氧化硅的温和条件合成[D]. 南开大学, 2008,(01)
.
[3] 魏建文. 介孔二氧化硅改性及其吸附CO_2研究[D]. 浙江大学, 2009,(11)
.
[4] 张小俊. 介孔二氧化硅复合材料与铜属纳米材料的制备及性质研究[D].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07,(03)
.
[5] 孙成高. 介孔材料的定向设计合成及其催化应用[D]. 湖南大学, 2012,(01)
.
[6] 王燕萍. 基于超支化聚合物的介孔二氧化硅的制备和改性[D]. 上海交通大学, 2011,(04)
.
[7] 林惠明. 介孔材料的合成与应用研究[D]. 吉林大学, 2010,(08)
.
[8] 田高. 有序介孔材料合成、结构及其功能化研究[D]. 武汉理工大学, 2006,(08)
.
[9] 郭卓. 介孔功能材料合成和性质研究[D]. 吉林大学, 2005,(06)
.
[10] 高钱. 多孔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吉林大学, 2010,(0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