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杨元明. 四川省玉米杂交种种质研究[D]. 四川农业大学, 2005,(01)
.
[2] 邓小锋. 玉米幼苗四个水份胁迫响应基因在不同耐旱自交系中的表达分析[D]. 四川农业大学, 2009,(02)
.
[3] 石云素. 玉米重要自交系遗传多样性分析及产量相关性状QTL研究[D].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8,(10)
.
[4] 刘志斋. 中国玉米地方品种的多样性研究与种族划分[D]. 西南大学, 2008,(09)
.
[5] 王东伟. 遥感数据与作物生长模型同化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 北京师范大学, 2008,(08)
.
[6] 龙方. 新世纪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研究[D]. 湖南农业大学, 2008,(06)
.
[7] 张莉侠. 中国乳制品业的效率与绩效研究[D]. 南京农业大学, 2008,(05)
.
[8] 刘坚. 中国糯玉米多样性中心及胚乳突变型基因内分子标记策略研究[D]. 四川农业大学, 2008,(02)
.
[9] 蔚荣海. 糯玉米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D]. 吉林农业大学, 2007,(0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