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蒋明. 白菜两种胞质雄性不育系及其保持系蕾期基因表达差异分析及相关基因克隆[D]. 浙江大学, 2008,(09)
.
[2] 葛贤宏. 人工合成芸薹属异源六倍体与诸葛菜属间杂种的细胞学及分子生物学研究[D]. 华中农业大学, 2008,(02)
.
[3] 张连全. 小麦异源六倍化过程及其在遗传育种中的应用[D]. 四川农业大学, 2008,(02)
.
[4] 陈洪高. 萝卜—芥蓝异源四倍体的结实性和可交配性研究[D]. 华中农业大学, 2007,(02)
.
[5] 伊华林. 异源四倍体柑橘体细胞杂种有性后代遗传与变异研究[D]. 华中农业大学, 2006,(03)
.
[6] 宋宪亮. 异源四倍体棉花栽培种分子遗传图谱的构建及部分性状QTL标记定位[D]. 山东农业大学, 2005,(01)
.
[7] 薛万新. 白菜类蔬菜叶球发育相关基因的分子克隆及其转基因植物研究[D].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2,(01)
.
[8] 郭晶心. 白菜类蔬菜遗传多样性的AFLP分子标记和大白菜发育的差异显示研究[D].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2,(0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