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陈晓. 哈萨克族食管癌发病的分子生物学机制研究[D]. 新疆医科大学, 2003,(02)
.
[2] 卢晓梅. 哈萨克族食管癌发病学分子机制和食管癌细胞干预的探讨[D]. 新疆医科大学, 2006,(04)
.
[3] 杨巍. pEgr-IFNγ-Endostatin双基因-放射治疗的抑瘤效应及机制的研究[D]. 吉林大学, 2005,(06)
.
[4] 陈思东. 肺癌易感性标记物CYP1A1,CYP2E1,GSTM_1与肺癌发病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D]. 第一军医大学, 2003,(01)
.
[5] 张力为. 哈萨克族食管癌与易感基因多态关系及免疫相关因素研究[D]. 新疆医科大学, 2007,(04)
.
[6] 张玉军. COX-2在食管上皮癌变中的作用及戊地昔布抗食管癌的机制研究[D]. 河北医科大学, 2006,(11)
.
[7] 钱海利. MTA1基因在肿瘤侵袭转移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2006,(11)
.
[8] 陈和年. 生存质量测量的方法学研究及其应用[D]. 中山医科大学, 2007,(02)
.
[9] 许孝新. 高龄高梗阻食管癌内镜治疗方法及Survivin,Fas和FasL表达的研究[D]. 山东大学, 2006,(01)
.
[10] 袁天柱. CYP2A6、CYP1B1和GSTT1基因多态性与人肺癌遗传易感性关系研究[D]. 四川大学, 2006,(0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