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邢伟. 铁对水华蓝藻的生态生理学效应研究[D].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2008,(03)
.
[2] 林彰文. 热带典型水库沉积物磷与硅藻的空间分布[D]. 暨南大学, 2007,(06)
.
[3] 钱轶超. 浅水湖泊沉积物磷素迁移转化特征与生物作用影响机制研究[D]. 浙江大学, 2011,(07)
.
[4] 陈明洪. 泥沙颗粒吸附磷的规律及微观形貌变化的研究[D]. 清华大学, 2009,(09)
.
[5] 刘志媛. 铁对几种不同代谢类型微藻的生长和油脂积累的影响[D].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2008,(10)
.
[6] 林建伟. 地表水体底泥氮磷污染原位控制技术及相关机理研究[D]. 同济大学, 2007,(02)
.
[7] 王爱萍. 长江口滨海湿地磷的迁移转化及净化功能的研究[D]. 同济大学, 2007,(02)
.
[8] 黄清辉. 浅水湖泊内源磷释放及其生物有效性[D].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006,(12)
.
[9] 胡俊. 滇池的内源磷及其与蓝藻水华的关系研究[D].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2006,(01)
.
[10] 廖梦霞. 鄱阳湖沉积物—水界面痕量砷、锑的环境地球化学研究[D]. 成都理工大学, 2005,(0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