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张贵龙. 蔬菜保护地氮素利用与去向研究[D].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9,(10) .
[2] 梁太波. 土壤质地与供氮水平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及其生理基础[D]. 山东农业大学, 2009,(02) .
[3] 钟小仙. 南方集约农区牧草周年供应种植模式及栽培利用技术研究[D]. 南京农业大学, 2006,(12) .
[4] 雷宏军. 黄淮海平原集约种植条件下土壤有机碳动态建模及应用[D]. 中国农业大学, 2006,(06) .
[5] 张晓晟. 京郊地区集约化蔬菜生产中氮素综合管理系统的建立和应用[D]. 中国农业大学, 2005,(05) .
[6] 寇长林. 华北平原集约化农作区不同种植体系施用氮肥对环境的影响[D]. 中国农业大学, 2004,(03) .
[7] 孙传范. 小麦氮素利用效率的生理生态与氮肥调控研究[D]. 南京农业大学, 2003,(01) .
[8] 郭胜利. 黄土旱塬农田土壤有机碳、氮的演变与模拟[D].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2,(01) .
[9] 陈效民. 土壤环境中硝态氮运移的特点、模型描述及其在太湖地区乌栅土上的应用研究[D]. 南京农业大学, 2002,(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