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杨晓明. 葡萄体胚发生、遗传稳定性及其多倍体植株再生研究[D]. 兰州大学, 2007,(04)
.
[2] 王华. 酿酒葡萄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及抗病基因双价表达载体的构建[D].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4,(04)
.
[3] 张剑侠. 中国野生葡萄抗病基因标记及辅助育种应用研究[D].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7,(05)
.
[4] 吕长平. 刺葡萄(Vitis davidii Fo(?)x)原生质体培养及体细胞融合技术体系的研究[D]. 湖南农业大学, 2006,(12)
.
[5] 田莉莉. 抗病无核葡萄胚挽救育种及种质创新[D].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7,(06)
.
[6] 徐炎. 中国原产华东葡萄抗白粉病基因cDNA文库构建及其EST序列分析[D].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7,(06)
.
[7] 潘学军. 无核抗病葡萄胚挽救技术体系优化及新品系培育[D].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6,(02)
.
[8] 唐俊妮. 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热核酸酶相关基因的功能与特征分析[D]. 华中农业大学, 2008,(02)
.
[9] 孙宝腾. 玉米幼苗缺铁胁迫下一氧化氮的保护作用[D]. 兰州大学, 2007,(04)
.
[10] 徐章逸. 两种葡萄卷叶伴随病毒的基因克隆、原核表达及葡萄遗传转化体系的初步建立[D]. 华中农业大学, 2007,(0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