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董德坤. 芸薹种作物杂种优势相关机理研究[D]. 浙江大学, 2007,(03) .
[2] 彭海. SARⅡ-628双胚苗水稻自然同源三倍化后DNA甲基化与基因表达的研究[D]. 四川农业大学, 2006,(12) .
[3] 黄光文. 运用分子标记对水稻遗传多样性的研究[D]. 湖南农业大学, 2006,(12) .
[4] 陈德全. 水稻品种遗传多样性分析及四川主要杂交稻组合农艺性状改良研究[D]. 四川农业大学, 2005,(01) .
[5] 彭锁堂. 中国主要杂交水稻品种指纹图谱标记和鉴定技术的研究[D]. 浙江大学, 2002,(02) .
[6] 田清震. 中国野生大豆与栽培大豆AFLP指纹分析及生态群体遗传关系研究[D]. 南京农业大学, 2002,(01) .
[7] 黄明. 分子标记与水稻遗传多样性及杂种优势的相关性研究[D]. 湖南农业大学, 20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