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马海田. 异黄酮植物雌激素对动物生长及其吸收机理的研究[D]. 南京农业大学, 2005,(05) .
[2] 于卓腾. 大豆黄酮对仔猪肠道微生物的影响和雌马酚产生菌的分离及其特性的研究[D]. 南京农业大学, 2009,(02) .
[3] 刘红云. 植物雌激素大豆黄酮对鸡胚卵巢和成鸡卵泡发育调控机理的研究[D]. 浙江大学, 2007,(04) .
[4] 林成招. 大豆异黄酮植物雌激素对大鼠乳腺癌细胞和小肠上皮细胞生长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D]. 南京农业大学, 2004,(04) .
[5] 张金枝. 日粮能量结构对母猪繁殖和泌乳性能的影响研究[D]. 浙江大学, 2011,(05) .
[6] 周瑞芳. PE相关中药黄芪、丹参对人乳腺癌MCF-7、MDA-MB-231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D].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08,(09) .
[7] 米玉玲. 黄酮类化合物缓解内分泌干扰物引起的雄性鸡胚生殖毒性机理的研究[D]. 浙江大学, 2007,(04) .
[8] 李玉保. 长途运输应激猪组织损伤与hsps mRNA转录、HSPs表达相关性研究[D]. 南京农业大学, 2007,(02) .
[9] 吴永魁. 仔猪冷应激反应中激素、HSP70及其mRNA的动态分析[D]. 吉林大学, 2006,(09) .
[10] 周玉传. 大豆黄酮对绍鸭产蛋性能的影响及其作用的受体机制[D]. 南京农业大学, 2003,(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