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姜海鹰. 高油玉米种质的杂种优势群划分与花粉直感效应利用研究[D]. 中国农业大学, 2004,(03) .
[2] 刘鹏. 不同胚乳类型玉米籽粒品质形成机理及调控研究[D]. 山东农业大学, 2003,(03) .
[3] 杨元明. 四川省玉米杂交种种质研究[D]. 四川农业大学, 2005,(01) .
[4] 李明顺. 13个玉米群体的配合力和遗传多样性分析[D].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5,(07) .
[5] 郝小琴. 鲜食甜糯玉米主要营养品质及其遗传规律研究[D]. 广西大学, 2006,(12) .
[6] 刘永建. 用SSR标记研究西南糯玉米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D]. 四川农业大学, 2002,(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