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汪承焕. 环境变异对崇明东滩优势盐沼植物生长、分布与种间竞争的影响[D]. 复旦大学, 2011,(10)
.
[2] 何彦龙. 中低潮滩盐沼植被分异的形成机制研究[D]. 华东师范大学, 2014,(05)
.
[3] 袁月. 崇明东滩湿地芦苇与互花米草种群间关系格局与影响因素研究[D]. 华东师范大学, 2014,(05)
.
[4] 王晓燕. 互花米草基因型多样性对入侵能力及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D]. 华东师范大学, 2012,(11)
.
[5] 郭宏波. 野生与栽培党参遗传多样性及其保存和保护策略研究[D]. 复旦大学, 2008,(06)
.
[6] 陈中义. 互花米草入侵国际重要湿地崇明东滩的生态后果[D]. 复旦大学, 2005,(01)
.
[7] 龚奕青. 叉叶类苏铁的遗传分化和谱系地理研究[D]. 云南大学, 2015,(10)
.
[8] 赵耀. 普通野生稻种群变异的分布格局及其形成机制[D]. 复旦大学, 2016,(01)
.
[9] 张骁栋. 互花米草与蟹类扰动对崇明东滩植物种间关系及生地化循环的影响[D]. 复旦大学, 2015,(02)
.
[10] 邹业爱. 崇明东滩水鸟群落对生境变化及湿地修复的响应[D]. 华东师范大学, 2015,(0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