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冯小刚. 环境中微囊藻毒素的检测、提纯及其紫外光助催化降解的研究[D]. 东南大学, 2007,(04) .
[2] 杨华. 巢湖和太湖微囊藻毒素的生态学研究[D].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2006,(10) .
[3] 李嗣新. 微囊藻毒素的生态学和毒理学研究[D].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2008,(03) .
[4] 赵建伟. 富营养化原水中微囊藻毒素分析与去除方法及氧化降解机制研究[D].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7,(03) .
[5] 尹黎燕. 微囊藻毒素对高等植物的生态生理学效应研究[D].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2006,(01) .
[6] 杨翠云. 微囊藻毒素对微生物的生理生态学效应[D].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2008,(03) .
[7] 陈隽. 肝毒性微囊藻毒素在巢湖和太湖水生动物体内的生物富集及对水产品安全性的潜在威胁[D].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2006,(10) .
[8] 刘成. 微囊藻毒素在上海市水源地的分布状况及去除研究[D]. 同济大学, 2008,(04) .
[9] 李莉. 微囊藻毒素对滤食性鱼类影响的毒理学实验和野外研究[D].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2006,(10) .
[10] 朱光灿. 饮用水中微囊藻毒素降解机理与去除技术研究[D]. 河海大学, 2004,(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