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朱丽红. 子宫肌瘤的中、西医研究现状(进展)及杨家林教授论治子宫肌瘤的经验 附:宫瘤清胶囊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D].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02,(01)
.
[2] 刘文苓. 子宫肌瘤发病机制及肌瘤内消制剂作用的实验研究[D].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3,(02)
.
[3] 李颖. 丹七化癥胶囊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观察及药效学研究[D]. 天津中医学院, 2004,(01)
.
[4] 于永杰. 康宫颗粒治疗子宫肌瘤(痰瘀互结型)的实验研究[D].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06,(10)
.
[5] 李世梅. 宫瘤清含药血清对子宫肌瘤作用机理的实验研究[D].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03,(02)
.
[6] 孟炜. 益气化瘀法治疗子宫肌瘤临床及对细胞增殖和凋亡调控因子影响的研究[D].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02,(02)
.
[7] 黄爱华. 宫瘤清含药血清对子宫肌瘤细胞ER、PR、EGFR、IGF-1R及肌瘤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D].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05,(07)
.
[8] 胡瀞月. 养血健脾、化瘀消痰法治疗卵巢囊肿的理论和临床研究[D].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5,(01)
.
[9] 宿爱琴. 子宫肌瘤发生及生长的分子机理探讨性研究[D]. 天津医科大学, 2002,(02)
.
[10] 王玮. 女性子宫肌瘤病因学及流行病学的研究[D]. 中国医科大学, 2008,(0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