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张绪成. 氮素对小麦叶片光合能量转化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D].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011,(04)
.
[2] 田中伟. 小麦产量和氮素吸收利用特性的改良特征及生理基础[D]. 南京农业大学, 2013,(11)
.
[3] 时伟宇. 黄土高原半干旱区两典型森林群落土壤呼吸动态特征研究[D].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012,(05)
.
[4] 李勇. 氮素营养对水稻光合作用与光合氮素利用率的影响机制研究[D]. 南京农业大学, 2012,(06)
.
[5] 王凯博. 黄土丘陵区燕沟流域植被生态特征及其生产力形成过程模拟[D].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012,(04)
.
[6] 吴会军. 长期不同耕种措施对土壤呼吸和有机碳影响研究[D].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2,(07)
.
[7] 王平. 不同氮效率类型小麦氮代谢差异及其机理分析[D]. 山东农业大学, 2011,(08)
.
[8] 李旭东. 黄土高原草地与农田系统土壤呼吸及碳平衡[D]. 兰州大学, 2012,(07)
.
[9] 李国强. 小麦株型建成及氮素调控研究[D]. 南京农业大学, 2012,(06)
.
[10] 张鸽香. 城市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呼吸与微生物量碳研究[D]. 南京林业大学, 2012,(0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