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訾慧. 吴茱萸—当归药对配伍及谱效关系研究[D].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0,(07) .
[2] 王可人. 知母百合药对的化学成分分析及药动学研究[D]. 第二军医大学, 2011,(09) .
[3] 单玉. 苦参、黄芪药对配伍对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D].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1,(04) .
[4] 王春怡. 黄芪散干预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机制及制剂基础研究[D].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09,(10) .
[5] 梅芬. 麻黄—石膏药对配伍的化学成分、药效及代谢组学研究[D]. 南方医科大学, 2014,(03) .
[6] 李伟霞. 当归—川芎药对功效物质与配伍作用机理研究[D].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5,(02) .
[7] 林丽美. 以银翘药对为对象探讨建立中药药效物质快速发现的方法[D].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09,(01) .
[8] 许刚. 柴胡—黄芩药对保肝作用有效部位及其谱效关系的研究[D].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8,(12) .
[9] 徐文杰. 麻黄类药对组成规律的基础研究—麻黄桂枝药对Ⅰ[D]. 南方医科大学, 2013,(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