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周桂莲. 氨基酸螯合铁的营养作用机理和相对生物学效价[D]. 东北农业大学, 2002,(01)
.
[2] 卓钊. 不同铁源对机体铁代谢的影响及其在肠道中的吸收机制研究[D]. 浙江大学, 2017,(11)
.
[3] 丁保淼. 甘氨酸螯合铁及其纳米脂质体研究[D]. 江南大学, 2011,(08)
.
[4] 刘化伟. 肉仔鸡对不同锌源与铁源吸收的比较研究[D]. 东北农业大学, 2015,(01)
.
[5] 张伶燕. 有机铁源的化学特性、对肉仔鸡的相对生物学利用率及其小肠铁吸收研究[D].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7,(01)
.
[6] 于昱. 不同形态锌在肉仔鸡小肠中的吸收特点及机理研究[D].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8,(10)
.
[7] 董晓慧. 氨基酸螯合锌吸收、转运特点和影响因素的研究[D]. 东北农业大学, 2002,(01)
.
[8] 贾晓燕. 氨基多糖纳米微粒在Caco-2细胞模型中的吸收机制及其在荷瘤小鼠体内分布的研究[D]. 浙江大学, 2011,(02)
.
[9] 白世平. 不同形态锰在肉仔鸡小肠中的吸收机理研究[D].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8,(10)
.
[10] 汪学荣. 猪血多肽铁螯合盐的制备技术及性质研究[D]. 西南大学, 2009,(0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