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吴丽莎. 虾过敏原提取物量效关系的表征[D]. 中国海洋大学, 2013,(02) .
[2] 杨剑婷. 白果过敏蛋白及其致敏机理的研究[D]. 南京林业大学, 2011,(01) .
[3] 刘晓毅. 大豆食源性致敏蛋白的识别、去除及脱敏后加工特性研究[D]. 中国农业大学, 2005,(05) .
[4] 孙劲旅. 户尘螨过敏原实验研究[D].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2006,(11) .
[5] 李铮. 草鱼主要过敏原小清蛋白亚型纯化鉴定及加工对过敏原影响的研究[D]. 中国农业大学, 2014,(08) .
[6] 李宏. 花生变应原研究[D].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2006,(11) .
[7] 胡燕. 儿童食物过敏的流行病学及发病机制研究[D]. 重庆医科大学, 2003,(01) .
[8] 蒋秋燕. 透明质酸口服吸收及其机制的研究[D]. 中国海洋大学, 2007,(02) .
[9] 杨朝崴. 桃过敏原表达鉴定和免疫分析[D]. 浙江大学, 2013,(08) .
[10] 安输. 两种节肢动物过敏原的分离纯化及结构与功能研究[D].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3,(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