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袁帅. 荒漠区啮齿动物群落及其优势种对不同干扰的响应机制[D].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3,(09)
.
[2] 王利清. 不同干扰下荒漠啮齿动物群落组成种数量和生物量格局[D].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9,(09)
.
[3] 张福顺. 不同干扰条件下荒漠啮齿动物种群和群落动态研究[D].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1,(11)
.
[4] 武晓东. 内蒙古半荒漠与荒漠区啮齿动物群落研究、区域性危害区划及GIS分析[D].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5,(05)
.
[5] 张晓东. 人为干扰后荒漠破碎化生境中啮齿动物集合种群研究[D].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3,(09)
.
[6] 杨春文. 东北主要林区森林五种啮齿动物共存机制研究[D]. 东北林业大学, 2008,(02)
.
[7] 赵天飙. 大沙鼠种群空间分布格局、栖息地选择及种群动态的研究[D]. 内蒙古大学, 2006,(11)
.
[8] 刘思慧. 横断山南麓哺乳动物物种多样性研究:滇南高原自然保护区哺乳动物物种丰富度的空间格局[D]. 浙江大学, 2005,(02)
.
[9] 查木哈. 荒漠区啮齿动物集合群落研究[D].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5,(01)
.
[10] 姚圣忠. 冀西北坝上地区主要鼠类的丰富度及生态位研究[D]. 北京林业大学, 2008,(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