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李文英. 蒙古栎天然群体遗传多样性研究[D]. 北京林业大学, 2004,(02)
.
[2] 那冬晨. 兴安落叶松地理种源遗传多样性与利用研究[D]. 东北林业大学, 2005,(08)
.
[3] 王秋玉. 红皮云杉地理种源的遗传变异[D]. 东北林业大学, 2003,(04)
.
[4] 张含国. 红皮云杉遗传多样性的研究[D]. 东北林业大学, 2005,(06)
.
[5] 厉月桥. 木本能源植物蒙古栎与辽东栎资源调查与优良种质资源筛选[D].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2,(03)
.
[6] 王凌晖. 何首乌野生种质资源地理变异与种源初步选择[D]. 南京林业大学, 2006,(03)
.
[7] 何承忠. 毛白杨遗传多样性及起源研究[D]. 北京林业大学, 2005,(04)
.
[8] 赵卫国. 桑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及分子系统学研究[D].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5,(07)
.
[9] 郑蓉. 绿竹遗传多样性与优良地理种源选择的研究[D]. 北京林业大学, 2008,(12)
.
[10] 王玉山. 侧柏种源遗传多样性与地理变异规律研究[D]. 山东农业大学, 2011,(0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