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孙浩元. 中国枣树优良品种资源的保存、繁殖技术及毛叶枣引种研究[D]. 北京林业大学, 2006,(11) .
[2] 马庆华. 不同产地冬枣遗传品质差异及其栽培技术研究[D]. 北京林业大学, 2007,(02) .
[3] 李守勇. 不同产地冬枣品质特性及其遗传变异研究[D]. 北京林业大学, 2004,(04) .
[4] 姚立新. 不同产地冬枣对比试验及冬枣标准化栽培研究[D]. 北京林业大学, 2010,(09) .
[5] 白瑞霞. 枣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分子评价及其核心种质的构建[D]. 河北农业大学, 2008,(08) .
[6] 鹿金颖. 枣自然授粉实生后代杂种鉴定及遗传变异研究[D]. 河北农业大学, 2003,(03) .
[7] 申连英. 枣(Ziziphus jujuba Mill.)遗传连锁图谱构建及性状的QTL定位研究[D]. 河北农业大学, 2005,(06) .
[8] 王玖瑞. 枣树雄性不育和胚败育研究[D]. 河北农业大学, 2004,(04) .
[9] 徐呈祥. 硅缓解金丝小枣盐胁迫的效应与机制[D]. 南京林业大学, 2006,(03) .
[10] 李红卫. 冬枣采后衰老调控与乙醇积累机理的研究[D]. 中国农业大学, 2003,(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