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陈国顺. 子午岭野家杂种猪和合作猪肉质特性比较及风味挥发性成分的提取与分析[D]. 甘肃农业大学, 2005,(02) .
[2] 王清义. 淮南猪种质特性的研究与应用[D]. 中国农业大学, 2005,(03) .
[3] 刘顺德. 宁夏黑猪背最长肌常规营养成分含量、组织学特性和肉质特性研究[D]. 甘肃农业大学, 2007,(05) .
[4] 曹洪战. 优质猪选育方案优化研究[D]. 中国农业大学, 2005,(08) .
[5] 杨文平. 猪H-FABP基因分子遗传多态性及其与肌内脂肪含量的关联分析[D]. 山西农业大学, 2005,(07) .
[6] 杨晓静. 猪骨骼肌生长及肌纤维类型分布的分子机理研究[D]. 南京农业大学, 2004,(04) .
[7] 王薇. 山猪肉质性状主要相关基因的遗传特性及其对肉质的作用和影响[D]. 南京师范大学, 2013,(03) .
[8] 程笃学. 猪肉质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D].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2,(10) .
[9] 杨烨. 优质鸡肌内脂肪代谢调控及其与肉质性状关系的研究[D].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5,(07) .
[10] 彭英林. 基因型与营养互作及其对猪肉质影响的研究[D]. 湖南农业大学, 2008,(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