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栾非时. 菜豆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研究[D]. 东北农业大学, 2002,(01)
.
[2] 李锡香. 黄瓜种质遗传多样性的形态和分子评价及其亲缘关系研究[D].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2,(02)
.
[3] 佘跃辉. 小豆种质资源研究[D]. 四川农业大学, 2006,(01)
.
[4] 李国景. 硅提高豇豆锈病抗性机理及抗锈病分子标记研究[D]. 浙江大学, 2007,(03)
.
[5] 吕月良. 福建山樱花群体遗传多样性、繁育技术体系和育种策略研究[D]. 南京林业大学, 2007,(05)
.
[6] 郭红. 中国野生大麦种质资源分子生物学研究[D]. 四川大学, 2002,(02)
.
[7] 刘永建. 用SSR标记研究西南糯玉米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D]. 四川农业大学, 2002,(02)
.
[8] 熊海铮. 豇豆遗传多样性及若干农艺性状关联分析[D]. 浙江大学, 2016,(08)
.
[9] 周连第. 板栗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D]. 中国农业大学, 2005,(05)
.
[10] 贺学勤. 中国甘薯地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分析[D]. 中国农业大学, 2004,(0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