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杨俊品. 玉米分子遗传图谱构建及数量性状基因定位[D]. 四川农业大学, 2002,(01)
.
[2] 王振华. 玉米抗矮花叶病遗传分析及数量性状基因定位[D]. 东北农业大学, 2002,(02)
.
[3] 郝转芳. 玉米耐旱主效QTL定位与候选基因鉴定[D].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5,(07)
.
[4] 张帆. 玉米穗粒腐病遗传效应分析及抗性QTL定位[D]. 四川农业大学, 2006,(12)
.
[5] 滕文涛. 利用分子标记划分玉米杂种优势群及定位农艺性状QTL[D]. 中国农业大学, 2005,(03)
.
[6] 赵茂俊. 抗玉米纹枯病种质资源筛选及QTL定位[D]. 四川农业大学, 2005,(01)
.
[7] 高树仁. 玉米抗丝黑穗病遗传分析及数量性状基因定位[D]. 吉林大学, 2005,(06)
.
[8] 杨华. 玉米纹枯病抗源筛选、抗性QTL定位及其应用研究[D]. 四川农业大学, 2005,(01)
.
[9] 宋秀芳. 玉米籽粒油分QTL定位及相关性状的分析[D]. 中国农业大学, 2003,(03)
.
[10] 龚国淑. 玉米弯孢菌叶斑病病原的群体结构及玉米资源的抗性研究[D]. 四川农业大学, 2005,(0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