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刘晓燕. 氯化钾抑制玉米茎腐病发生的机理研究[D].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6,(10)
.
[2] 贾彦博. 水稻(Oryza sativa L.)钾高效营养的生理机制研究[D]. 浙江大学, 2008,(09)
.
[3] 谭德水. 长期施钾对北方典型土壤钾素及作物产量、品质的影响[D].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7,(05)
.
[4] 刘志新. 不同耐密性玉米的密植效应及耐密性遗传规律研究[D]. 沈阳农业大学, 2009,(12)
.
[5] 曹慧英. 玉米新病害—细菌干茎腐病的研究[D].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2,(07)
.
[6] 高伟. 我国北方不同地区玉米(Zea mays L.)养分吸收与利用研究[D].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8,(10)
.
[7] 王伟. 不同大豆品种对低钾胁迫的生物学响应及耐性机制研究[D]. 沈阳农业大学, 2010,(01)
.
[8] 丁玉川. 水稻镁营养特性及镁钾营养互作效应研究[D]. 南京农业大学, 2008,(05)
.
[9] 姜存仓. 不同基因型棉花对钾的反应差异及其机理研究[D]. 华中农业大学, 2007,(02)
.
[10] 闫湘. 我国化肥利用现状与养分资源高效利用研究[D].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8,(10)
.
|